2008年9月25日 星期四

新聞周刊評出全球八大創意城市

轉載:Archifield [阿奇菲爾德] 建築論壇 http://www.archifield.net/vb/showthread.php?t=623

最新一期美國《新聞周刊》選出全球八大最富創意城市,她們不是紐約、巴黎、倫敦等超級大城市,而是多個極具活力的新興文化及創意城市,近年資訊科技發展蓬勃的北京中關村亦榜上有名。

美國奧斯汀:音樂視覺工業城
位於得州的奧斯汀以音樂聞名,是逾一千五百套音樂劇的發源地,由音樂工業造就的一萬四千個就業職位,爲當地經濟帶來48億港元收益和8600萬港元稅收。
但音樂並非市內唯一創意行業。開放的氣氛孕育出一片大無畏實驗精神,令不少創意企業在八十至九十年代紛紛遷到這裏。戴爾電腦的總部便是開設於此,同時還有不少其他電腦晶片製造商、以至網頁設計師。而這些行業的蓬勃發展,則進一步帶動了對本地音樂和視覺藝術的需求。
其實奧斯汀的創意浪潮在數十年前已開始醞釀,得州大學學生爲音樂劇提供了大批捧場客;1970年,當地建立首個可容納數千人的大型音樂廳,進一步凝聚了當地樂迷,牧場牛仔、法律系學生以至有型的嬉皮士均聚首一堂。
自此音樂發展更趨蓬勃,至九十年代終能獨當一面。今年該市將舉行首屆奧斯汀市地區音樂節,目標是終有一日能與著名的新奧爾良爵士音樂節一較高下。

墨西哥蒂華納:新興藝術之都
蒂華納在過去數年成功結合當地傳統文化和現代化高科技發展,成爲新興的藝術之都,吸引了來自東京、紐約等大城市的電視製作人、以至藝術館館長注視。
1999年當地音樂家混合傳統墨西哥民謠和電子節奏,開創全新音樂種類Nortec,一鳴驚人。無論是音樂人、平面設計師還是裝置藝術家,都無不爲蒂華納的探索精神深深吸引,有藝術家更形容她爲�社會實驗室�,是全球不同文化系統最能透徹融合的地方。
蒂華納過去多年吸引了大批墨西哥和拉丁美洲人前往當地,初時大都是未能成功前往美國的尋夢者,開始在市郊地區定居。一九九四年通過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再湧入大批外地工人,成爲不同思想、文化和品味的彙聚之地。
蒂華納的藝術多由科技啓發,近數年更吸引了多個高科技藝術節在當地舉行,並將會與洛杉磯和紐約等地進行藝術交流。美國最大西班牙語廣播網路Univision亦正洽談與一間專門拍攝社會題材短片的電影公司合作。這一代的蒂華納人都已拋開上一代的自卑心理,爲自己的獨有文化自豪。

南非開普敦:電影製作的天堂
1994年廢除種族隔離政策,令結合多元文化、怡人天氣和優美大自然風景的開普敦真正成爲全球電影製作人、廣告人和時裝模特兒的天堂。咖啡店和網吧內的大學生爲城市添上幾分學術氣息,全國最頂尖的hip-hop歌手和雕塑家均雲集市內。
其中電影業是開普敦發展最迅速的行業之一,自一九九六至九七年漸趨蓬勃。低成本、高技術、加上幾乎可模仿任何地區風景的天然地理環境,吸引了來自全球各地的製片家湧至。現在全國影視行業的四分一收益均是來自開普敦,當地電影業在過去連續五年每年增長達兩成,大部分製作公司的工作已排至2003年年底。
電影和時裝業更爲開普敦引入大批髮型師、攝影師和製作人等潮流人士。廣告業亦正急速發展。大批頂尖創作人準備就緒爲來自全球各地的國際客戶服務,但收費卻比其他國家便宜得多。

北京中關村:矽谷革命發祥地
中關村可算北京市內、甚至全國國內科技革命最狂熱的地方,致力培育未來蓋茨,連國家亦已宣佈她將帶領中國進入資訊時代。
在全國頂尖學府環抱下,中關村是國內最多學生和富翁彙集之地。廉價的高教育勞工,吸引全球逾四千間企業開設商店,包括IBM、諾基亞、摩托羅拉、以至中國本身的成功企業聯想和北大方正等。根據政府資料,去年外國企業遷入的速度達平均每日一間,總投資額近四十七億港元。
中關村的發展始於八十年代的改革開放,民間開始實驗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學生以至大學教授紛紛以廉價宿舍或空置課室作基地,成立小型高科技公司,繼而吸引其他企業遷入,兜售各式辦公室用具以至電腦元件。
近年政府已把中關村列爲特別發展區,提供稅務、租務優惠和特快批核商業登記,又築橋鋪路和進行地區重建。雖然有擔心發展過急會對缺乏資金的年輕創業家構成壓力,但他們大部分仍表示會繼續留在中關村,因爲這裏才是他們的理想所在。

比利時安特衛普:帶動超時裝潮流
安特衛普在時裝界那一時無兩的風頭,始於八十年代末。當時在安特衛普皇家美術學院畢業的六位同學,因爲一次倫敦時裝展上表現突出而被冠以�安特衛普六君子�的稱號,並隨之成爲倫敦行內炙手可熱的時裝設計師。
自此以後,安特衛普的時裝就只有不斷發放光芒。可喜的是這個現象正擴散至其他行業。斯海爾德河旁邊的餐廳,變成了一衆製片商、攝影師及平面設計師的集散地,他們都在這裏洽談最新的發展大計。�安特衛普六君子�中的瓦爾持�范貝倫東克(Walter Van Beirendonck)便染指傳媒行業。他創辦的時髦時裝潮流雜誌,每季都會轉換以英文字母作爲名字。安特衛普的搖滾樂隊Deus主音歌手湯姆�貝爾曼正拍攝一出每個角色都是穿著某比利時設計師的服裝的電影。大批新潮酒吧在曾經是人煙渺渺的北部碼頭住宅區開業,音樂人將一個大貨倉改建成爲周末演奏的場地,就連法蘭德斯皇家芭蕾舞學院亦遷址到該處。

英國蓋茨黑德:由煤礦到文化之都
蓋茨黑德今天擁有的一切,源於那座巨型守護天使雕像。在一九九八那年,英國藝術家安東尼�戈姆利給蓋茨黑德造了這個高20米,擁有波音767客機航翼長的雕像。這座英國最大雕塑��北方天使,引起國家上下對這個已經雕零的煤礦及造船首府的注意。
奇妙的是,北方天使吸引了連串當地人望能將這個貧瘠地區轉化成爲歐洲藝術中心--繼而起動經濟的活動。蓋茨黑德千禧大橋、最新型的BALTIC畫廊及Sage Gateshead音樂中心擬定于明年開幕。
具創意的城市計劃能夠扭轉一個城市的命運嗎?上述提到的計劃已吸引到私人投資,並給當地居民創造就業機會。四星級的希爾頓酒店正在施工,而建設商業園的計劃規模已擴大三倍,務求滿足高科技製造商的殷切需求。正在設計該酒店及商業園的建築師史密夫說,如果沒有BALTIC、音樂中心和大橋,他的客人根本不會興起在蓋茨黑德建屋的念頭。就在上月,碼頭沿岸一批新落成豪宅在開售首天便售出七成四,成績驕人。

阿富汗喀布爾:後塔利班的巴黎
文化部音樂組負責人科斯諾德說:�阿富汗人對音樂的渴求就如他們必須飲水一樣。�
在塔利班政權倒臺後,首都喀布爾回復了生氣。自三月以來,本來已移居別國的近一百五十萬阿富汗人,把他們尋求庇護的地方��巴基斯坦、伊朗、歐洲及美國的文化影響陸續帶返家鄉。
外來文化的流入觸發起活躍的意念交流��不是說笑��其情況與二十年代的巴黎無異。導演、畫家和小說作家每天都到阿富汗藝術家協會一聚,切磋一下。有的雙方已經幾年沒有見過面。
電影公司、劇團及畫廊林立喀布爾各處。近期在高檔的州際酒店開畫展的風景畫家阿謝夫說:�當一位藝術家辦展覽,另外十個亦會仿效。�
至於電影方面,在美國好萊塢和印度孟萊塢的影響下,導演們都在掙扎尋找屬於他們的聲音。單是過去九個月就有近十間私人電影公司開張。近期的出品主要探討濫用藥物及回流難民所面對的難題。其他新片純粹娛樂性質。
自塔利班下臺以來最成功的藝術事業,莫過於幽默雜誌《Zanbel-e-Gham》能夠在非政府組織協助下重見天日一例。該出版社編輯慨歎地說:�在往時,連笑也受到政府管制。�

法國馬賽:借助嘻哈音樂復興
曾幾何時,馬賽是個古老的繁盛港口城市。然而踏入九十年代,馬賽察覺到制止大量居民選擇移居別處(每年約一萬人)及減低高至百分之二十的失業率的急切性。結果,馬賽人竟然在多元化的音樂中找到動力。
馬賽如今證明是美國海軍和水兵在八十年代引進的快板嘻哈音樂(hip-hop)的盛産地。就在十五年後,馬賽便培育出一班能夠重建該城形象的法國著名嘻哈歌手和藝術家,例如名導演路比桑。
投資者開始注意這片創意無限的土地。一個大規模的聯邦復興計劃,透過建設氣勢磅礡的博物館及重建碼頭,正把這個城市轉化成爲一個經濟和文化的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