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4日 星期日

目前草模進度想法及問題












..........................................................................................................................................................................












..........................................................................................................................................................................
















.............................................................................................................................................................................
1.水舞廣場往海上拉出平台
2.倉庫酒吧沿岸邊也拉出海上平台供戶外酒吧空間

3.有刻意在強調大勇路這條中軸線

4.實驗劇場舞台利用透明材質使舞台具有穿透性,而利用不同的型式使舞台更凸顯,更容易引起別人的注意
5.搭船區前刻意營造一個弧形,使方向改變,讓大家更容易產生聚集




2008年12月7日 星期日

空間規劃

空間名稱

1.創意音樂工作室
與酒吧做結合,並可提供地下樂團、學生社團以及地方性表演團體場地進行表演。
定期舉辦音樂會,並有專業人士結合在地居民創作在地音樂、影像紀錄...,可於訴說鹽埕文化區展示。
亦可提供場地給流行音樂歌手簽唱會空間。

2.酒吧
延伸至戶外的露天酒吧,可觀賞夕陽、吹海風度過悠閒的下班時間或夜晚,並可欣賞在地創作音樂以及非主流音樂樂團表演。
結合周為休憩綠地以及商業空間,並可利用綠地和商業空間連結至基地各個空間,達到空間連續性以及混合使用。

3.地標建物
從捷運站出來可以成為一個視覺的焦點

4.假日市集
可提供創意市集、花市、跳蚤市場...等假日活動。
一方面增加此區的豐富性,另一方面可以使社區共同參與。

5.遊客服務中心
與舊倉庫展覽主館結合,並為進入此區的一個重要入口點。
可使觀光客了解此區,亦可了解鹽埕地區有哪些觀光地點,而服務人員可訓練在地居民,使鹽埕在地居民成為一重要角色。

6.停車空間與綠地結合
將停車場空間美化,亦可成為居民休憩綠地空間,而非邊緣分隔空間。

7.工作坊
a.駐村工作坊
保留舊倉庫並以低租金提供給藝術家使用。
但空間需自行營造以及美化空間,而需定期提供作品展示。
可利用教學使觀光客或是在地居民一同參與創作,並可將作品展示,使人有參與感。
b.五金工作坊
保留鹽埕五金的記憶,並利用五金轉化為工業設計或是工藝設計(EX 零件重組、改造...),而可做為裝置藝術於戶外空間中展示或是展覽館內展示。

8.展覽空間
a.室內展覽空間結合旅客服務中心
展示此區藝術家作品以及鹽埕相關事物(EX 生活用品創意....),也可租借場地提供展覽。
b.室內展覽空間結合音樂圖書館
收藏以及借閱圖書
收藏以及借閱唱片、影片...
展示在地小朋友創意作品,定期舉辦座談會、研討會以及演講...
社區開會共同參與社區事務
提供社區服務(EX 課後輔導、照顧小朋友,並可訓練成為志工幫忙音樂圖書館事務)
c.展覽空間與戶外空間結合(非正式展覽空間)
豐富散步經驗以及較大型裝置藝術亦可提空空間,街道家具並可提供休憩功能。

9.藝廊
可提供藝術家展示以及販售商品,並與鐵道博物館部分結合混合使用,也與工作坊結合,不僅可以欣賞藝術家的作品,亦可觀賞實做的過程,豐富經驗。

10.主題餐飲
以音樂類型主題(R&B RAP 搖滾 爵士 鄉村 新世紀 古典流行 民歌...)
亦可依代表性(樂器 人物...)

11.音樂主題商業區
唱片行依類型分類
DVD販售
音樂相關數位或視器材設備
音樂設備休憩設施(可讓一般人體驗當ROCK或是歌手的滋味)

12.商店街
地方小吃 樂器行 音樂行 手工藝品 精品店 服飾店 二手商品 刺青店 零食糖果店 書局 市場 餐飲 藥局...一些滿足基本生活之需求商業等。

13.在地創意商品商店
在地創作音樂以及紀念品...

12.13延伸連結14.SHOPPING MALL
非一般賣場型式,而是與周邊活動以及空間建立良好關係以及互動,打破一般獨棟且封閉式的消費空間。

15.戶外咖啡廳
由shopping mall空間延伸至戶外以及連結海岸及舞台周邊空間,豐富舞台的活動。

16.觀光郵輪
郵輪環海觀光
空間亦可提供展示以及販售,也為賣場連結商店街之中間空間。

17.實驗性表演劇場工作室+小型戶外表演劇場
低租金提供場地給表演藝術家,而需服務回饋社區(提供教學 EX 表演、舞蹈...,每季定期免費表演,而舉辦大型露天表演時,需提供表演)

18.鹽埕展示區
結合數位媒體使人身歷其境的感受
展示在地產業以及介紹鹽埕相關事物
展示生活、在地創意....

19.公園綠地以及廣場
為戶外休憩空間,並連結各節點
統合以及緩衝鄰近空間
濱海散步道為連結真愛碼頭

20.林蔭街道
放置裝置藝術以及以輕鬆的藝術方式訴說鹽埕,使人豐富行走的經驗,並可提供一些靜態的商業(EX 書局、餐飲)

21.保留既有規劃部分
旅館
觀光休閒相關設施
海事博物館
鐵道博物館
商務辦公大樓
主題休閒娛樂中心
主題休閒購物中心
關稅大樓
魚市場再開發
紅樓(港史館)

2008年10月27日 星期一

空間

1.水樂園
利用水邊資源,使一般都市民眾觀水更進一步為親水,
港邊可設置人工親水設施,並且結合五金藝術(ex 街道家具、噴水裝置藝術....),
海上可進行一些海上活動(ex 風帆、獨木舟、遊艇、水上機車......)
2.入口(主要是在呈現鹽埕區地方特色,目前想法是商店街/餐廳形態,販賣特色產業或是一種氛圍)
3.酒吧(咖啡廳型式、半戶外,非一般pub或酒吧須付入場費)
4.音樂工作室and多媒體工作室(結合酒吧,打破一般展覽為保存為觀賞,而加入創造以及互動並可販賣...等,使酒吧呈現自己的個性)
5.展演場地(表演舞台/(半)戶外展覽空間/互動式展演空間
6.戶外休憩/戶外親水空間/港邊散步道/廣場/
7.藝術家駐村工作坊(結合五金工藝 創造工業設計or工藝設計)
8.橋(主要是在思考連結對岸的思考角度為人及自行車,而非汽機車)
9.遊客導覽中心

2008年10月21日 星期二

特色產業街道分佈


富野路 「賊仔街」,近年屬大盤商供應,以服飾、食品、西藥為主。
新樂街 「金仔街」,主要以賣金飾為主,而今部分路段也有整修,就是統一招牌、鋪面...至於好壞與否,看個人啦!
五福四路與七賢三路「崛江商場」,主要以販賣舶來品為主,但因為無法提供優質的商品以及消費空間,所以至今已逐漸沒落。
五福四路 服飾精品店以及手工藝老行業為主
公園路 「五金街」,主要以收購五金、機械、馬達、廢鐵...,但由於商港的機能已不敷當時,而產業也不合現代所需求,現在所看到的就是五金雜物被堆疊在外面。
七賢路 「酒吧街」,而現今移至五福四路與大義街交叉口一帶還可看到一些富有異國色彩的酒吧。
大勇路 「鐘錶街」

道路系統




聯外道路系統

七賢路:港區─七賢橋─前金區
美軍協防台灣及越戰時形成的酒吧街。
中正路:鹽埕區─中正橋─前金區、新興區、苓雅區
為進入鹽埕區最為開闊的路段。
五福路:鼓山區─鹽埕區─高雄橋─前金區、苓雅區
精品店很多,西側的鐵路地段並有手工藝行業。
而五福路也為連接市區及鼓山區(西子灣)向最主要道路,所以汽機車也較多,商業也較為活絡。

南北向主要道路

大勇路:中正路─大三船渠
鐘錶街。六十年代高雄第一間成立的百貨公司「大新百貨公司」及戲院金鴟館(現為捷運站出入口)皆位於此條街上。
建國路:三民區─建國喬─貨櫃碼頭(高雄港)
歷史建築物分部較密集的街道,建國四路兩側旅館分部與新興街的五金機具行,見證支持戰後港口擴建所需物資與人力的交流。

東西向主要道路

公園路:鼓山區─鹽埕區─高雄橋─前金區、苓雅區、新興區
大公路:鼓山區─中正路─中正橋─前金區、苓雅區、新興區





2008年10月18日 星期六

鼓鹽地區水岸開發計畫(二)



土地使用分區構想

一、有效利用公有土地資源及水岸特性,帶動更新之契機

由於區內公有地具有面積大及權屬單純之特性,規劃建議將區內高比例之公有土地列為優先更新地區或重點開發區,期能藉由公部門之間的協調,減低土地權屬整合之困難,增加更新之可行性,並加速更新之時程


二、配合高雄國際化之政策,提供國際性會議及住宿功能

配合高雄市國際海洋首都之發展政策,建議於第三船渠港埠商業區用地及海事博物館用地規劃附屬性之國際會議及宴會場所,供舉辦國際及區域性會議之用。同時,於臨港、景觀佳之街廓,提供開發國際觀光旅館的機會。


三、藉由本區整體更新機會,提供社區公共設施之需求

鹽埕區及鼓山區居民最迫切需要之公共設施為停車空間、聯外道路及親水性之開放空間。藉由整體更新機會,本區將策略性的規劃立體停車場、聯外道路及親水性之開放空間,以因應社區居民對公共設施之需求。


四、配合「高雄駁二藝術特區規劃案」,營造港都藝文環境

配合「高雄駁二藝術特區規劃案」,於大勇路西側台糖倉庫規劃藝術家藝文特區,於短期內帶動近港區之活動,營造本區親水與文化之氣氛。


五、配合「都市更新辦法」,鼓勵私有地進行整建維護

本區北側用地、沿公園路一帶,多為私有地,建物現況老舊,機具維修與居住環境混雜。藉由水岸環境之改善與都市更新辦法之實施,期能促使私有地主動參與整建維護之意願。


六、預留「五金特區」用地,做為產業轉型之過渡機能

於區內公有地劃設「五金特區」用地,規劃五金綜合商場,短期內集中區內現有五金行業,統一經營管理。一方面做為產業轉型之過渡空間機能,另一方面可做為公園路北側帶狀都市計畫公園拆遷戶就業、營業之選擇。

鼓鹽地區水岸開發計畫(一)


整體規劃構想
讓鼓鹽都會區得以延伸發展至水岸。並藉由水岸區之更新,進一步賦與全區更新之契機。

本區規劃之基本架構乃以鐵路機廠用地為「樞紐」,以船渠為「軸」。將鐵路機廠定位為主要之交通轉運及社區文化行政中心,第一船渠為休閒漁港,第二船渠將發展為主題休閒區,第三船渠則更新為多功能之區域性觀光港口。以下之規劃構想乃依循上述架構而發展。


地區環境再生
相對於以往舊港區管制的籓籬及大型公有土地低度使用,地區環境的再生主題即利用大片港區土地再利用的規模經濟效益,並彰顯港岸視水價值,藉以釐定地區整體環境的改造,達成生活、生產、生態「三生共榮」的效果。

一、生活再生
(一)增加市民都市活動的機會
利用水岸空間整體規劃,增加允許水岸活動發生的場所,使市民日常休閒活動更加豐富,選擇性更加多元化。
(二)提升相鄰社區的基礎設施服務水準
利用水岸區的再發展機會,調整或檢討相鄰社區所缺乏或不足的公共設施,並配置於更新地區內公有土地內,藉以提高地區生活水準。


二、生產再生
(一)文化休閒與服務產業的引入
配合港埠散雜貨之運輸功能的移轉,本區承續市府與港務局之都市發展定位,未來將規劃文化休閒活動場所,並發掘地區發展文史等題材,藉由吸引市民旅客與其消費,促使本區產業得以轉型。
(二)改善機具五金零售環境
本區仍有商業土地不當利用,且多屬公園路側之馬達機具五金零售產業(部份兼修理工廠)。本區期由市府逐步輔導業者產銷分離,有意維持生產活動者輔導進駐工業區,有意維持零售者則藉由地區環境的改善及尋找適當地區作為廠商聚集的中繼場所,強化地區行銷特色。


三、生態再生
(一)生態場所的強調
河海匯集等豐富資源促使本區有漸多水中生物生存,且生物鏈的形成有漸顯的現象,如哈瑪星船渠及愛河河口等沿岸,可觀察到較多的白鷺鷥及虱目魚等覓食者隨潮汐時間而出沒。
空間規劃上將朝結合地區發展文史,留設彰顯本區生態意象之場所。
(二)容積發展量之檢討
本地區多為灘地填築而成,地區再發展的規劃將依據本區都市計畫特文區及舊港區再發展的內容,檢討建議較低承載量及融合都市景觀之發展方案。


整體空間規劃構想

一、開放空間
區內規劃完整而具多樣性的開放空間系統。開放空間之配置以地理位置之重要性、景觀之優越性及活動之密集性為主要之考量。空間之尺度與意象應與周圍環境協調融合,並兼顧社區居民及旅客之可及性。

(一)中山大學 / 西子灣入口廣場

(二)哨船頭公園

(三)第二船渠主要休閒廣場

(四)第二船渠濱海公園

(五)新濱渡輪廣場

(六)哈瑪星市民廣場

(七)哈瑪星入口公園

(八)大勇路南端露天劇場

(九)第三船渠北側臨港公園

(十)白鷺鷥公園


二、人行道系統

人行道系統提供開放空間完整之銜接系統,區內之主要人行道包括大勇路人行道、港邊散步道、第三船渠港邊林蔭道、第二船渠休閒徒步街、濱海二路水岸休閒步道、哨船頭街水岸休閒步道、高雄港邊綠帶及人行天橋系統,各具不同角色與環境意象。

(一)大勇路人行道

(二)港邊散步道

(三)第三船渠港邊林蔭道

(四)第二船渠休閒徒步街

(五)高雄港邊綠帶

(六)人行天橋系統


三、地標與視覺焦點

地標可以是造型突出之建築物或具特色的空間。地標及視覺焦點不但可以增加空間之趣味性,並可賦與環境較佳之方向感與自明性。規劃建議除了前述之廣場空間外,可於區內重要之地理位置,策略性規劃地標或視覺焦點。


(一)第二船渠漁市場用地

(二)第二船渠休閒廣場市集建築

(三)第二船渠濱海公園雕塑

(四)港埠商業區高層地標建築

(五)第三船渠南側碼頭東端地標性公共建築


四、水景視覺走廊

本區視覺走廊之規範在於加強都會區與水岸區之銜接與融合。視覺走廊並應進一步設計與規範,以確保其品質。


(一)鹽埕區
鹽埕區之主要街道,包括七賢三路、大勇路及大義路對高雄港水域有直接之視覺連繫。沿著視覺走廊到高雄港岸邊,規劃並規範小型開放空間,以確保視覺走廊之品質。
(二)鼓山區
鼓山區之主要街道,包括壽山街、長安街、鼓波街,面對第一船渠皆有開放之水岸景觀;延平街、麗雄街則有地標暗示第二船渠之入口銜接;臨海一路更直接面對第二船渠之休閒廣場。